中國第一品牌非格力空調莫數,同時格力空調也是世界空調冠軍LG最有資格的挑戰者。格力聘請員工,是為了創造效益的,并不是用來推動民主進程的。按工作指令執行,犯了錯誤,可以得到原諒;但是拒絕執行的或不按工作指令執行的,必是格力不需要的。作為格力的領軍人,朱江洪和董明珠不容許格力人以任何借口,推遲工作指令的執行,不容許格力人私自更改工作指令的執行內容。
在此過程中,控制起到了監督執行和修正執行的重要作用--這就是格力成功的關鍵。
成立之初,格力就強調并執行著嚴格的工作控制。但這種控制是不完美的,至少格力的管理者是這樣認為的。格力的領導層深思熟慮之后,達成了共識:格力的控制應該再嚴格些,格力的控制應該制度化,并按制度嚴格執行。于是,"總經理十二條戒律"應運而生。
格力管理層經過調研,一共列出了12條經常出現、但又是可以避免的問題,他們認為這12條中,不管員工違背了任何一條,都對格力的產品質量造成極大的打擊,進而影響到格力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,甚至會影響到企業的生存。因此,作為格力人,這12條戒律是不能違背的。格力規定,格力人一旦違背其中一條,馬上除名。
"總經理十二條戒律"的頒布和執行對格力的影響是深遠的。它不僅使格力在質量控制戰役中獲得全面的勝利,喚醒了格力全員的質量意識,還使得"制度控制文化"的企業理念滲進了格力的管理體系,使得格力的控制能力提升了一個層次,最終打造了格力空調以品質著稱的品牌形象。
"總經理十二條戒律"正式實施后不久,就派上了用場。先后有5個格力員工明知故犯,違背了12條戒律。當然,結果就是他們被清除出格力隊伍。此后,沒有人再懷疑"總經理十二條戒律"的效力,沒有人再懷疑格力領導層控制質量的決心。
提起格力電器,就不能不提格力電器的創始人朱江洪。
從朱江洪到董明珠,格力兩任掌門人面臨著不同的歷史環境,背負著不同的歷史使命,但他們都手執嚴格控制的利器,義無反顧地朝著世界冠軍的目標前進。嚴格控制,使兩個虧損企業變成了格力王國。
1988年,朱江洪回到故鄉珠海,先后任冠雄塑膠工業公司總經理、珠?照{器廠廠長。朱江洪接手這兩個企業時,它們都是虧損企業,且處于倒閉邊緣。
朱江洪是雷厲風行之人,他言出必行,行之必果。針對企業虧損的狀況,朱江洪做了三件事?刂破髽I資源,使之用得其所是朱江洪做的第三件事。朱江洪動手改革之前,這兩個企業都缺乏對資源的有效管理,存在不少公私不分、公為私用的現象。更糟糕的是生產物資常常不能及時到位,拖慢了整個企業的運轉速度,喪失了許多市場機會,增加了運營成本。朱江洪一狠心,將宿舍搬到了倉庫,親自督陣。一個月下來,情況全面好轉。
就這樣,朱江洪親歷親為,經過艱苦而實在的努力,先后將處在虧損狀態下的冠雄塑膠工業公司、珠?照{器廠救活。曾有人問朱江洪救廠絕招,他只說了一句:控制,將一切都控制在正確的軌道之內,企業自然能生存發展。
控制人心,是朱江洪做的第一件事。當時員工人心渙散,斗志不高,整個企業毫無戰斗力,朱江洪急于改變這種局面。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思想交鋒,朱江洪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和支持。他成功地控制了人心,而更為重要的是,他激活了人心,使員工看到了近在身邊的機會和希望。
控制工作中的行為,是朱江洪做的第二件事。經過不斷的規范和整頓,朱江洪使員工在工作中逐漸形成了良好的行為模式,并通過不斷的控制,使這些良好的行為模式成為一種工作習慣深深地烙印在員工身上。